近代中国第一个摩擦学代表团

2023-02-20 科技资讯

1977年9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一次接受邀请,派代表团参加了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第二届欧洲摩擦学国际学术会议。1977年9月中国第一个摩擦学代表团在德国考察,代表团主要成员如图所示。

      中德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德两国各自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令中国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德统一后,德国成为欧盟领导力量。进入21世纪后,在中德共同努力下,两国建立了成熟的交往机制,彼此尊重,优势互补。中德高层互访频繁,引领双边关系不断向前。两国从全球责任伙伴关系发展至2014年的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了中德政府磋商机制。2011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共举行六轮中德政府磋商,中德关系发展成为中欧关系的领头羊。

     科技、文化、教育与体育等领域是中德合作的亮点。20世纪70年代末,中德陆续签订文化交流协定、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密切中德政、商、研各界交往。近十年来,通过举办中德语言年、文化年与创新合作年等活动,促进中德民心相通。与此同时,中德交流机制愈发完善,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中德科学促进中心、中德环境论坛等平台提升双边合作水平。作为冬季运动强国,德国派遣150名运动员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德在人才培养训练、设备生产以及冰雪产业发展等领域扩展合作。

    近年来,中德两国在摩擦学方面的交流非常频繁。主要有:

  1. 中-德“摩擦学进展”研讨会于2005年在清华大学召开。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共同主办, 会期 4 天。参加会议的中方代表包括谢友柏院士、温诗铸院士、徐滨士院士、薛群基院士以及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试验室、兰州物理化学研究所、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工大、南航、中国矿大、武汉理工大、石油大学、河南科技大、青岛建工学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洛阳轴承研究所等大学和科研单位的著名学者20 余人。分别来自柏林工业大学、马科斯- 普兰克金属研究所、IVAF 摩擦学研究所等单位的近 20 位德方人员参加了会议交流。此外, 会议还邀请了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摩擦学研究学者。近年来, 随着微机械系统、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迅猛发展, 摩擦学已经突破原有的润滑、摩擦、磨损的传统领域, 向多尺度、多层次、多领域辐射和拓展。此次会议汇集了摩擦学及其相关的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力学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等领域中、德双方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工程技术人员, 旨在交流各研究方向的成果, 并展望摩擦学基础研究以及工程应用的前景。此次会议, 不仅是中德两国摩擦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一次盛会, 更是一次高水平、全方位、跨国际紧密联合的学术交流活动, 进一步反映出我国摩擦学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研讨会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会议期间, 与会专家还参观了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2022先进润滑技术中德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支持,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专业委员会、武汉理工大学和德国弗劳恩霍夫材料力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的“2022先进润滑技术中德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清华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材料与光束技术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等高校、研究所的相关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教授作为会议名誉主席致辞。严院士向各位与会专家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在摩擦学方面的研究概况,表达了和与会单位加强学术合作的意愿,并祝会议圆满成功。德国弗劳恩霍夫材料力学研究所Matthias Scherge教授代表德方致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常务委员李健研究员出席会议。德国弗莱堡大学Jürgen Rühe教授,德国弗劳恩霍夫材料力学研究所Michael Moseler教授、Tobias Amann博士,清华大学马天宝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郭峰教授,湖北大学郭志光教授,武汉轻工大学高新蕾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李克研究员、董从林副教授,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贾丹副研究员等14位中外学者分别作了大会邀请报告。期间,与会专家学者针对摩擦学领域的现状、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讨,会场气氛热烈。
  3. 青岛理工与汉诺威大学摩擦学线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合作交流项目资助下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的支持下,青岛理工大学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实验室(LT&S)与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机械设计与摩擦学研究所(IMKT)于2021年12月15日-17日召开了第一次线上学术交流会。本次研讨会围绕限量供油润滑及滚动轴承工业应用展开了学术交流,共计23个国际学术英文报告,报告者来自于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荷兰屯特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青年教师及博士研究生,此次国际会议参会人员达到了60余人。(如有其他中德学术交流,可以给我们提供。)